苹果造不出车配资通,小米却成功了?华为“不造车”策略,如何称霸高端电动车市场?比亚迪凭什么造出30万有找的电动车?《阿榕伯胡说科技》揭密中国电动车从手机内卷到电动车的产业逆袭。
前阵子我跟一个台商聊天,讲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,就是现在新出的中国电动车,像华为、小米,新车都有“自动趴车”的功能:你到一个商场,只要先把车子开到停车场的商场入口,人就可以全部下来,然后手机按一下,车子就会自己跑去找车位停车;等你逛完商场,再来到商场门口按一下手机,车子就会过来找你,很像美国影集《霹雳游侠》李麦克的功能。
之前特斯拉做好久,都不敢释出,中国就这样上了,当然一开始也撞了好多台车,车主纷纷跟小米抱怨,但大陆很敢这样做嘛,就是它们的一个特色。
我20年前到过吉利汽车的厂房,里面穿着红衣服的工程师都是台湾人,是台湾一家专门做车身冲压模具的厂商——福臻。那时候大陆的汽车才刚起来,技术其实是很不行的,所以很需要台湾人去帮他们做车。
那时我去采访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,一进去就“手比四台”,四台是什么意思?他要福臻帮他做四台车的产线。从车身的冲压,到流水线生产的产线,整个做出来。看20年前汽车业的样子,然后再回到现在,就会觉得落差很大,那时候还需要台商,结果现在他们不管是技术、价格竞争力,根本就没有台湾插手的地步,而且他们车子要卖过来,台湾还很害怕。
从山寨机内卷到汽车,便宜到全球怕极了,大陆那时的智慧型手机产业,是从2005到2015年快速崛起。那时候深圳华强电子城比台湾的光华商场大几十倍。因为它们当时被联发科拱出来,山寨机的产业链就大爆发,等于是手机的所有零组件,在华强北商场都买得到。只要有钱、有办法请工人,就可以做手机,大陆那些山寨机的白牌手机,到后来的小米、OPPO、Vivo,都是从那个土壤长出来的。
可是我20年前采访比亚迪的时候,它就是一家手机电池供应商。那时比亚迪已经做到很大了,是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最主要供应商。那个时候,比亚迪的老板王传福就已经要从电池走出去做整支手机的代工,要去抢诺基亚代工,然后去挑战郭台铭,挖了鸿海几百个工程师,听说都把图纸专利带出去,郭台铭很生气,就在深圳状告比亚迪。
现在7月中国新能源车销售排行榜,第一个当然就是比亚迪,市占率很高。第二名就是吉利,第三名是零跑。第四名很有趣喔,鸿蒙智行。鸿蒙智行是谁?就是华为,但是它不用华为这名字,是用它的电动车合作生态系统的名字鸿蒙智行。为什么车用操作系统会变成一个品牌,还排第四名,这我们待会会讲。第八名也很有趣,突然冒出一个小米。
比亚迪、鸿蒙智行和小米,这三家是现在中国力道最勇、知名度最高、大家觉得最有前途的三个电动车势力,为什么都是从做手机出来的?
小米:车轮上的智慧型手机,车型大卖,先来讲小米。《经济学人》有一期封面故事,讲说未来的车子会像智慧型手机加四个轮子,叫做Smartphones On Wheels。那时候听起来好像冷笑话,结果后来苹果也要造电动车了,就觉得说“真的喔?做smartphone的也要来做了”,结果苹果去年就说不做了,解散团队。但小米做出来了,小米去年推出电动车,卖了这么好,只出两款车就上排行榜,股价大涨,涨了两倍多。
以前都是小米在模仿苹果,小米创办人雷军以前的绰号就叫“雷伯斯”,因为他以前做简报的方式仿造苹果创办人贾伯斯。结果他现在变成Apple Killer(苹果杀手),真的被他做出来了,世界唯一做手机的人搞到车型大卖。
电动车是一个技术难度的东西,为什么小米做得出来呢?就是回到我们刚才讲的,中国华强北那个生态是有意义的,现在中国电动车也跟我十几年前在看智慧型手机的时候是一样的,你只要有钱,就可以在中国找到电动车的所有零部件供应商,然后有人会管厂,整个生产都很有经验,就有办法做电动车,已经到了这个地步。
当然雷军有他厉害的地方,就是用户体验,还有他的“米粉”,可以在短短几年就把电动车做出来,大家觉得也不差,在路上就到处跑了,这是第一个原因。
再来就是一开始说的“Smartphone On Wheels的”思维,他们把做手机的思维拿来做车子,手机的思维就是快速迭代,很多东西在云端上直接更新。这其实是特斯拉带来的,就是车子很多功能都是靠软件,云端自动更新。
但小米把手机的思维带进来之后,大家觉得车子不能够这样搞啊。他直接用手机两代前、2023年小米旗舰机用的芯片,就是高通的Snapdragon 8第三代,直接用来做车子座舱方案的主芯片。大家觉得不能这样子搞,因为高通Snapdragon另外有专门给车用的方案,可靠性比较高。但雷军的理由是,等到车用方案出来,可能跑不动智慧座舱功能,因为Snapdragon 8的第三代比现在高通车用方案的那一代,表现效能还要再高个3、40%。
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没公开讲的理由,就是价格差很多,可能差个上百块美元。如果你用这个东西,照我们采访做车用方案厂商的工程师讲的,车用方案要求的可靠度跟手机的可靠度差非常多,可能差了几十倍。我们用手机当机,大家觉得很正常,重新再开机就好了。但你开车子,芯片当(机)了,之后呢?当然它是智慧座舱方案,可能不会影响驾驶,不会突然加速或突然起火,但是现在很多功能都在萤幕上,显示你的导航路径、位置、倒车距离等,都是智慧座舱控制的,要是突然一块“黑屏”其实对行车安全还是有很大影响。
华为:称霸高端电动车市场。接着来讲鸿蒙智行,它是从华为电动车的解决方案平台变成一个品牌。
“问界M9”是去年中国50万人民币以上最畅销的车,打败了双B、奔驰跟奥迪,是中国最畅销的高级车,很神奇!也证明一件事情,就是只要华为的人集中精力去攻一个产品,常常都做得出来。之前做手机,大家觉得它做不出来,(结果)做得厉害;做芯片,大家觉得他们做不出来,集中资源攻下去也很厉害;做车用,一开始大家觉得在搞什么,也一样被它搞出来。
为什么它不直接去做车?华为创办人任正非几年前就说华为要做车,可是不做整车,他要做车用方案,那时候benchmark的对象就是德国Bosch(博世)。大家听到Bosch,台湾可能都觉得是洗碗机,可是Bosch是全世界最大的车用零组件厂商,而且是厉害到做total solution。BMW和奔驰有很厉害的功能,背后常常都是Bosch在做。华为也是希望做到这样。
比亚迪:“方形电池”改写电车游戏规则。再来讨论今天最重要的公司——比亚迪。说到比亚迪,大家现在心中最大的疑惑,就是它的车子为什么可以卖到这么便宜?现在大家讲说中国电动车整个内卷,甚至卷到海外去,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比亚迪带动的。我那时候访问很多厂商为什么车会订这个价钱?比亚迪的海鸥就这价钱啊(售价69800人民币起,约新台币29.7万),不订这价钱卖不出去啊。
比亚迪可以卖到这么便宜,我认为其实是因为它一家技术底子很厉害的公司。我最近看比亚迪的官方传记,十几年前曾跟王传福交换名片,觉得他跟其他中国企业家有一点很大的差别——他很深沉。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是非常工程师导向。
大家都把王传福跟马斯克做比较,我觉得他的确跟马斯克的思考方式有很多类似的地方。第一个起家背景,王传福是做电池起家,他是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的电池专家,在思考电动车的逻辑,很多都是打破传统的。他可以把车子做得这么便宜,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。
磷酸铁锂电池便宜,比车用三元电池便宜六、七成。但是它有一个缺陷,就是能量密度低,可能只有三元电池的七成。对于电动车,最大的障碍就是里程恐惧,就是当电池存满了之后,能不能跑300到400公里,这是一个门槛,不然消费者不会买。
但那时大家觉得磷酸铁锂电池到不了,因为车子就那么大,能放电池的地方就那么多,同样的位置塞磷酸铁锂电池,能量密度低就跑不远,没办法放在移动装置。
王传福呢他不信邪,他是电池专家嘛,觉得三元电池太易燃了,安全性差太多了。但是消费者很现实啊,电池跑不远就跑不远啊,他就想方法克服这个障碍。他怎么想呢?
马斯克一开始把特斯拉价格降到大家付得起的门槛,就是把笔电用的标准化圆柱电池放到电动车上,那王传福就想,电池为什么都要做成圆筒的?做成圆的全部迭在一起,中间就有空间;如果全部做方的迭在一起,中间就不会有空隙。所以王传福就问他的部下,“如果我们把电池做成长方形可不可以?”
但问题是,整个产业做电池是中间有正极、负极,然后卷成一个筒型,你要把它变成方形,整个生产方式跟机台都要重新做。王传福就重新做,等于是整个生产设备重新研发,然后把电池做成长的,就可以整个迭在一起。第一个就是空间密度很高,让本来闲置的空间都迭满了电池。如果本来能量密度只有三元电池的七成,现在多用了两成的空间去迭,就弥补了这两成。
后来他又想到一个更厉害的绝招,就是放了电池之后,下面底盘还有要支撑车身的结构件,王传福说干脆就把电池做到够强悍,成为车子车身结构件的一部份,就把本来重复的结构、中间结构用的底盘又省掉了,所以又空出一个空间,把电池的结构完完全全依照电动车的空间最优化,把磷酸铁锂电池做进车子里面,让整个电动车成本大降。
因为王传福这样做,这几年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复活,超过三元电池,成为电动车的主流电池,大家也去学这样的结构。这就是王传福的思考方式,跟马斯克很像,马斯克颠覆汽车产业和火箭产业,逻辑都是这样。
第一个颠覆电动车供电结构的是马斯克,王传福是第二个的。为什么他可以第二个颠覆?因为他是做电池出身的,比亚迪是世界第二大锂电池公司,仅次于宁德时代。
王传福还有好几个类似的做法,证明了他的这种“第一原理”(First principle)的思考方式,让他在中国的企业家里面算是很特别的,现在马斯克也认同王传福可以跟他平起平坐。
当然他的底盘引擎可能都是抄过来,可是他去日本模具大厂,发现模具制作过程有自动化跟人工化,但因为那时候中国人工很便宜,他就把自动化的程序完全拆解用人去做,因为当时中国人工真的太便宜,所以他做一套车身冲压的模具,价格可以是日本的几分之一。
他就用这种逆向思考把整个流程给转过来,而不是“产业怎么做,我就跟着怎么做”配资通,重新思考自己的优势和限制,然后重新设计全新方法,这种独特的做事方式,让比亚迪今天可以做到世界第一。
富途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